金盆洗手网

该书评分高达9.4,是不可多得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丰富,例子生动形象,结论发人深省。1.绝大部分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少——《社会心理学》做过的事情,不论成功与否,你都了解了它

有没有哪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有没有哪本书,读完后感觉整个人生都打开了?

该书评分高达9.4,有没有本是书读不可多得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丰富,完后例子生动形象,感觉结论发人深省。人生

1.绝大部分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少——《社会心理学》

做过的事情,不论成功与否,有没有本你都了解了它是书读怎么一回事,给事情划上了一个句号。完后等事后,感觉你回想起这件事,人生首先想到的都打就是这个句号,便很少感到遗憾和后悔。有没有本

但是书读没有做过的事,就像你高中时期的完后暗恋,过于美化的异乡,半途而废的考研,总是让你魂牵梦绕,不能好好享受当下。

2.在一项针对成年人的调查中,最常见的悔恨是未能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社会心理学》

生命中的大事件,学业是最为可控的,对我们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通常情况下,在学习上,你付出多少,相应得到多少。但是成年之后,恋爱、工作、人际关系,一切都变得不可控了。

你投入很多,不一定得到很多。你的用情至深,也许赶不上别人一张好看的皮囊。你挑灯夜战获得的职位,也许只是别人走后门一句话的事。

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一个普通人难以掌控的因素——人。

3.假以时日,害羞的人往往能被他人接受和喜欢。他们不自我中心,并且谦虚、敏感和谨慎——《社会心理学》

害羞的人就像胖子,他们清楚自己的劣势,在人际交往中,更愿意善待别人。当别人对他好时,他会加倍回馈。也因此,能获得更深刻更长久的友谊。

4.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行为。人们的道德标准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并没有太大关系。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的实际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社会心理学》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学校和父母对我们耳提面命的教导。但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态度不能决定行为。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经常喊口号,立目标,但他们总是有始无终。

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把态度等同于行为,认为有了好的态度,事情自然水到渠成。于是乎,他们便丧失了危机感。

坚持这样的信念是极其可怕的。当人们把自己的态度等同于行为的时候,他们会把态度当做真实的自我接受下来。

这会导致四个后果:

(1)犯错后推卸责任

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又不是故意的”“我也不想这样啊”。

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真的把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划了等号。当他们犯了错后,他们会强调自己的态度,而把自己的错误归于其它不可控因素。

如此,这次错误就变成了一件偶然事件,与他们的本性无关。他们自然也不需要为此负责,也不会感到愧疚。

其实,他们跟出轨者一样,只是羞于承认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如果承认,他们的价值体系会崩塌。因为除了漂亮话和喊口号,他们可能什么都没有。

(2)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不能从错误中吸取到有价值的经验

他们依然会沉迷于自己的世界,我行我素。他们不能接受真实的自我,难以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3)犯错后,想要做出改变,但不从行为下手,而是从态度着手

简单点说,他们继续把失败归因为态度还不够好,意志还不够坚定。

如此一来,又回到了原点,以为态度能够决定行为,然后又在“树立一个良好的态度”上花费了过多时间。

(4)拖延症

过于依赖态度容易导致拖延症。

很多人特别强调心态的重要性,他们在做事之前,必须让心态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心态没准备好,他们迟迟不敢下手。而等到失败时,他们自诩自己是完美主义者。

但也许,他们只是不敢承认自己能力不行,害怕被人嘲笑。

综上,我们对人对事的评价体系应该从态度转变到行为。你想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做了什么。

我们得到的四条宝贵经验教训是:

(1)不要放大态度和情绪的影响力

调低态度的权重,增加行为的权重。

(2)行为影响心理

心态没有调整好,不代表我们就无能为力。有时候我们正是做点事,看到一点成绩,才感到有信心,然后继续地做下去。

(3)态度来源于经验

对未来的乐观应该来源于我们对自身专业领域的专研、亲密关系的用心经营、人生的顿悟和释怀。

你可以悲观,但是一定要尽力把事情做好。等你做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你早已忘了你的悲观,因为你看到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4)想改变行为,就从行为下手

与其把大量时间花在教育人们“公共场合不要吸烟”,远不及公共场合抽烟罚款100块更有用。

如想知道什么是什么,先得知道什么不是什么。而今社会,伪心理学大行其道,我们只有先了解心理学不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了解心理学。

大学时,好友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可惜彼时心浮气躁,看了几页,便束之高阁。而今,再次阅读,爱不释手。

1.达尔文比他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因为他并没有受缚于“让宇宙符合自己预期”的冲动。

一个真正开明的人愿意跟随证据的引导。开明的人愿意听从公正的调查,而非他自己的预测。科学方法是对世界的印证,而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印证——《对伪心理学说不》

生活中,你会发现,我们对人对事经常有一个“直觉”,认为事情会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某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当你对某个人有“他不是个好人”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后,你在和他接触时,便会有意疏远他,对他刁难刻薄。

敌意总是会招致敌意。他如鲠在喉,定会想方设法让你不爽。如此,他的恶劣行为便印证了你的假设:他不是个好人。

但其实,他不是个好人,是你一步步给“设计”出来的。

心理学也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指人们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简单点说,预言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是我们受到了预言的影响,让事态发展的方向不断逼近预言。

然而一个真正开明的人,会放下自己的直觉,对人对事不做判断,而是尽可能了解信息,让事实浮出水面。

2.动物会思考吗?这个问题没有科学意义,没有关于“思考”的操作性标准——《对伪心理学说不》

操作性定义指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不对抽象词汇进行操作性定义,思考抽象问题就毫无意义。

人活着有意义吗?如果不对“意义”进行操作性定义,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虚无缥缈,再深入的谈论也是高谈阔论。

同时,操作性定义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适用的,比如关于小时、千克的定义,“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测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4,这个适用于全人类。

第二类适用于个人,比如人生意义、快乐、孤独。你的人生意义未必是我的人生意义,让你感到孤独的环境我可能怡然自得。你觉得金钱房子开豪车、让自己活得激情四射是人生意义,我觉得读书品茶窝沙发、让自己舒舒服服也是人生意义。

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关注第二类操作性定义,定义属于自己的定义。

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让我感到平静,孤独对于我来说是什么?是独处,是孤单,还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感?

否则,你会容易受到世俗影响,随波逐流,以为别人想要的就是你想要的,让大家快乐的也能让你快乐。

你还容易沉迷于对终极问题的高谈阔论中,总是想说服别人。你看似活得明白,想得透彻,却倍感迷茫,经常感觉靠近了答案,但又和答案渐行渐远。

简单点说,在谈论人生意义之前,请先定义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意义。

3.科学的独特优势并不在于它是一个不会犯错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消除错误的方式,它能不断消除我们认识中的错误——《对伪心理学说不》

伪心理学会给你一些毫无破绽的理论:你今年会有好运降临。如果没有,是因为你做了某些事情,导致了幸运女神的离开。

这种理论是完美的,永远不会犯错。但是它也丧失了进步的可能,只能在原地打转。今天的算命师说的话跟一百年前的算命师说的话不见得有多大区别。

然而真正的科学是由证据堆砌出来的。优点不言自明,但是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一旦有新的证据出现,它随时会被质疑,甚至被驳倒,从而建立更完善的理论。

而这就是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举例来说,勾股定律“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等哪一天,你找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它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不等于斜边的平方,那这个定律就被推翻了。

可证伪性强调的不是你能不能找到反例,而是只要你能找到,这个理论就可以被推倒重建。这就是可证伪性定义里的“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的意思。

科学就此和伪科学“分道扬镳”了。

科学理论给他人留了一个“把柄”,因为它随时准备被驳倒重建。理论在不断更新中趋于完美。伪科学停滞不前,而科学在快马加鞭地前进,便得益于可证伪性。

那么有意思的问题出现了,算命师的预言中,很多是不能实现的。那为什么有些人还对此趋之若鹜呢?

简单归为迷信是不合适的。其实这里涉及了一个心理机制:间歇强化。

如果你想唤一声小狗,就让小狗跑过来,你不需要每次它过来的时候都给它骨头吃,你只需要偶尔给它骨头吃就行了。

这让小狗期望着偶然的、不可预期的骨头,可以一直跑到你身边。即便连续两次得不到骨头吃时,它也会自我安慰:“没关系,也许下一次会有骨头吃的。”

算命师的预言也是一个道理。预言并不需要每次都准确,只需要间断的正确,便能让人们敬之如神明。

间歇强化还可以用于教育、人际关系等领域。当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你不需要每次都予以奖励,你只需要间断地予以奖励,便能让他持续保持良好行为。

这是一本一上来就教你怎么阅读教材的教材。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特色。减肥时怎样避免美食的诱惑,怎样戒烟,该书从理论到具体操作,条分缕析,面面俱到。

而心理治疗方法的特色便在于因简单而实用。

1.遭到轻视是因为他们属于少数群体,而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什么错——《心理学导论》

你认为我三观很正,很可能是因为,我跟你的三观一样。你认为我三观不正,也许仅仅是因为,我的三观你接受不了。

只要不给别人带来伤害,任何一种让我们感到幸福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2.如果你不照顾自己,那么殡仪馆的人就会代替你来照顾你——《心理学导论》

不说了,睡觉去。

3.安全型依恋是一种稳定和积极的情绪联系。

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友好、善良和可爱的人,也认为别人普遍是友好、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他们十分容易与他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一般来说,他们既不会过于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上与自己过于亲近。

无论我们自己的依恋方式属于哪一种,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做自己的伴侣——《心理学导论》

生活中,你会遇到一种人,他会急于建立恋爱关系,一周内便发生身体上的关系,甚至很快同居。当另一方想要放缓节奏时,他态度强硬且焦急,认为两个人要经常在一起,感情才会加深。

他的行为看起来是在用心经营这段关系,但也许只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害怕被抛弃,所以想急于建立关系。

内心安全感很足的人,他们会静静欣赏事情的变化。时间到了,他就表白;感情稳固了,他就求婚;觉得两个人不合适,他就分手。

他很清楚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可以理性地做决定。

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人,恋爱和恋人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为了填补他们心上的洞。也因此,只要有人能填补他心上的洞,他便会降低或忽略自己的择偶标准,与其建立恋爱关系。

事实上,如果你不离不弃,即便你们感情不和、互相折磨,你们也可以在一起生活很多年。

你有时候会想,我可以感化他,填补上他心上的洞。但其实这是办不到的。因为那个洞,在他遇到你之前,就已经有了。

而当你想要分手时,你可能会想,她会不会因为陷得过深而从此一蹶不振。

请不要对她过于担心。一开始她的确会很痛苦。但这种痛苦是暂时的。她会很快结识一个新人,建立恋爱关系,从而填补上她心上的洞。

应该担心的人其实是你自己。

你可能会因为主动提出分手而陷入长久的负罪情绪中。你会一遍遍回忆起分手时她那令人心碎的、哭花了的脸,以为自己给她带来了无尽的伤害。

这种情绪让陷入对她的追忆。回忆过去的经历时,你会忽略坏的,美化好的。

获得爱情的技巧有哪些?为什么要做自己?我们怎样训练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该书的优点在于接地气,用心理学的观点解释了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操作性极强的答案。

1.当一个人想要逃避自己时就会感到深深的绝望:“他不再拥有自己,不再是自己了”——《DK心理学百科》

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到:“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睡觉的时候也不用为了逃避可耻的爱情程式而装睡。”

是啊,因为我就是我自己啊!我永远成为不了别的人。我也不想。

2.引导我们决策过程的并不是逻辑或推理。事实上,在从认知层面对我们的选择进行考量之前,我们已经基于情绪和本能快速作出了决策——我们的判断过程跨越了信息加工这个环节——《DK心理学百科》

耳目一新的观点。

当别人犯错或做出冲动行为后,我们常常指责他不能保持理智。我们会说,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会怎样怎样。但这种腔调其实比事后诸葛亮还要趾高气扬。

当我们审视一件事情时,我们常常忽略事件发生时的背景或氛围,进而把它视为一个独立事件。然后我们在大脑里从容不迫地处理它。

但事实上,影响我们理智的恰恰是背景或氛围。我们会基于情绪快速做出反应,如同条件反射一般。

生气了,咒骂一句;恐惧了,赶快逃跑;高兴了,走路一蹦一跳。这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反应。

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被自己的情绪和本能操控了。

想想看,当别人踩你一脚时,你的鞋子被踩脏了,你会破口大骂吗?

大概率不会。虽然你心里不舒服,但你意识到他不是故意的,然后就选择原谅了他。

但你生下来就是这样有礼貌吗?并不是。这是你多次练习的结果。

以上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保持理智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不断练习的结果。只有这样,在真正面临危机时,即便你情绪受到波动,你依然可以选择做正确的事情。

因为,做正确的事情,也成了你身体里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这本书我是在薄荷阅读上读的。那时我正在准备六级和心理学论文,所以我想,何不去读一些心理学英文书籍呢。

结果,犹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评论区各位知友所言,中文版的心理学书籍实在过于晦涩难懂,即便是赫赫有名的《社会心理学》。但英文原版就非常浅显易懂。表达简洁明了,内容流畅幽默,让人意犹未尽。

借助丰富的注释解析,我花了一个月时间读完了《DK心理学百科》。之后,我还读了英文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月亮和六便士》。还听了一本《复仇者联盟》,是饰演《唐顿庄园》马修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读的。声音实在太性感啦。

译者是李玫瑾哦!

1.存了500美元就被告知可以认领百万美元大奖的人应该知道:如果一件事太美好了,就应该不是真的,这种事不可能成真——《犯罪心理学》

经常被骗的人、消极悲观的人过于相信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太美好了,它多半不是真的,是被故意设计成那样的,并且准备随时割你韭菜的。

2.人的一生是一条伴随着各种风险因素的路径——《犯罪心理学》

进入大学代表你的人生开始进入困难模式;找到好工作也需要做很多机械重复的活;和女神生活在一起也会发生很多琐碎的争吵……

你有时候期望通过实现某个梦想或是和某个人生活在一起来摆脱一切,永远快乐,永远幸福,但这是不切实际的。人生就是一条苦乐参半的路。

也因此,永远不要期望找到一个毫无风险的工作、一种毫无压力的生活方式。很抱歉,没有。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降低风险,而不是因噎废食。

3.给小孩一巴掌比耐心细致的教育策略更容易执行,但这一巴掌的结果也许是严重的——《犯罪心理学》

气急败坏地教训孩子,看似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无能的表现:

难以换位思考、做不到有效沟通、缺乏耐心。显然,比起直面自己的无能,直接殴打孩子要容易得多。

当自己被打时,孩子会寻找原因。在专制型家庭(父母是至高无上的)中,他只能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确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自己被打。

这会导致他出现消极的自我概念: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自卑、过于自责。这一点在她的恋爱和婚姻中表现尤为明显。

我们通常认为经常遭受家暴的孩子在恋爱中最痛恨最排斥的就是暴力。其实未必。她们可能比正常人更能容忍来自恋人的暴力,尤其是她妈妈也遭受暴力的话。

我肯定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被打。我是罪有应得的——这种归因模式(受害者有罪论)是家暴带给他们的最大伤害。

对于那些难以维持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教科书;对于那些懂得经营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锦上添花。

1.羡慕的特点是谦卑地渴望他人所拥有的。嫉妒则相反,它是一种由伤害、愤怒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态,源于担心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或者自己不想放弃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

羡慕是渴望变成他,嫉妒是想要毁灭他。

2.最有效的拒绝是自信果断、前后一致和坚持不懈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不爱他,请不要给他任何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3.矮个子男人在约会网站上获得的点击率如果想和高个子男人一样多:他们只需要每年多赚10万美元——《亲密关系》

啊这……让人心碎。

当然,这也是一种进化优势。在远古时代,个子高的人可以采摘到更高的果实,奔跑速度更快,更有利于捕捉到动物。

但是,境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聪明是新的性感(smart is the new sexy)。小马哥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充钱让你更强!

心理学最最基础的入门书籍。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堂专业课一般就是《普通心理学》。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也一般是心理系的精英老师。

1.人性和认知中将复杂东西简单化的倾向似乎仍然在鼓励我们将人类分类——《普通心理学》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非黑即白的认知是一种懒惰的、不成熟的认知。我们只是难以接受好人也有邪恶的念头,坏人可能对母亲百依百顺。

信念崩塌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承受的。与重新构建信念相比,人们更倾向于依赖原有的信念。即便它是错的。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摘掉偶像的光环:经常想象他们上厕所的样子。上完厕所后,他们手上也会粘有尿液,天冷时可能也会不洗手。

我们过于美化别人的原因可能仅仅是,我们对自己不满意。

2.跑进一座正在倒塌的大楼不是一个典型的人类反应,它是接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的一个学习反应——《普通心理学》

这意味着,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好人也不是天生的。好人是练习的一个自然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心理阻碍,坚守自己的底线。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克服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

好人并不特别,他们只是不断练习怎样做好事而已。不要过于强调好人这个标签,否则我们会夸大天性,忽略他们的努力。

冒着生命危险扑火的消防员是好人吗?当然。但请不要用一个好人的称谓就把他们打发了。因为为了克服恐惧,他们日复一日进行着艰苦的练习。

同时,我们还警惕晕轮效应的影响,把好人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而等他们稍稍犯错之后,便认为他变了,随之把他抛弃。

但是他依然是他。他只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了“好人”练习而已。在其它领域,他们也有欲望,也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浅薄无知的地方,他们并没有为此做出练习。但这也是真实的他。

以上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一切都是可以习得的。包括美德。

3.和平离婚和与前配偶共同抚养子女,以及不在孩子面前互相诋毁对方,会减少离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时把孩子从一个常发生冲突或父母有虐待倾向的家庭环境中带出,对他们来说显然会更好——《普通心理学》

请不要以孩子的名义来维持支离破碎的婚姻。比起不敢面对离婚后的孤独与难堪,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个理由显然让你体面得多。

你真的以为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孩子最想要的吗?是的,孩子想要一个完整的家,但是他想要的更是和平。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用在玩得正欢的时候,突然听到小伙伴对他大喊:某某,快回去啊,你爸妈又吵架了。

那种提心吊胆和惊慌失措的感觉,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本书详细分析了各种精神障碍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

1.强迫症患者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有多荒唐,他们只是无法控制自己——《变态心理学》

事实上,这也是普通人对强迫症、抑郁症乃至大部分心理问题的误解。

他们总喜欢说,你就是想太多,你别去想不就行了嘛。但问题是,强迫性思维通常是闯入性的——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想太多,而在于不能阻止自己想太多。

如果你能理解到这一点的话,你便不会说起“你就是想太多”这样的话了。相反,你会认真倾听他的心声而不做判断;你会和他一起讨论避免过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支持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2.强迫观念导致焦虑的人们发现,如果他们实施某些行为,焦虑症状就会减轻。每次强迫观念回来时,他们就实施这些行为来减轻症状,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负强化。因此,强迫行为就形成了——《变态心理学》

事实上,强迫症之所以通常会被归纳为焦虑症里,原因便是,很多强迫行为的实施本身就是为了缓解焦虑。

而这便是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焦虑源带来焦虑—当事人通过某种行为缓解焦虑(放松就是奖励)—奖励强化该行为—下次感到焦虑时继续实施该行为。

在无数次的重复中,焦虑源便和该行为建立了条件反射。以后,一旦出现焦虑源的时候,便会实施该行为来缓解焦虑。

拿社交恐惧症举例。小明非常害怕跟人打交道,每次跟人在一起时都会感到焦虑。为了缓解焦虑,他开始回避人群,一个人窝在家里。这让他感到放松。

在这里,放松就是一种奖励,强化了他窝在家里这种行为。

那以后,他开始回避掉各种聚会、约会。他只喜欢一个人窝在家里。到最后,出门工作对他来说都成了一件困难无比的事情。

如何解决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打破强化循环,取消奖励。

也就是说,当小明感到焦虑的时候,让他站在人群之中,暴露于焦虑之中,而不是逃避焦虑。等他适应了这种低水平焦虑后,还可以让他主动和人打招呼,去适应更高水平的焦虑。这种治疗方法也叫脱敏法。

要相信人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焦虑感会在熟练中散去。

因为读了这本书,我治愈了长达14年的抑郁症,翻过了人生的分水岭,走出灰暗的过去。如果你正经历苦痛,我建议你一定要读它。(文末统一回复评论)

很多读者关注我、甚至加我微信的原因,大部分都是被我过往的苦难经历折服,想要向我学习。

“抑郁症14年”,“迷茫10年”,曾经我以为它们毁掉了我的整个青春甚至人生。

毕竟,在整个人生最应该阳光灿烂的岁月,我对其的记忆全是灰色,这怎能让人释怀?

别的同龄伙伴过的生活,早已超出我一大截,我却因为心理疾病,和自身弱势局限,白白浪费十几年,落后同龄人好几年,这怎能让人甘心?

如今,我却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的两大枚漂亮的勋章,是我顽强生命力的见证。看似代表着我过去经历着的长久苦痛,实则更代表我不服输的韧性。我很高兴自己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

我不止一次在文章中写过,我能够完成人生蜕变,离不开「阅读」这件事。去年6月开始,我有一搭没一搭在图书馆找书看(那时还没有养成看电子书的习惯)。大家都知道,图书馆的书,品类不太齐全,网上常出现的高分高质量书单榜里的书,也不太可能在图书馆借到。

在这期间,我翻到一本书:《让人生停止灰暗的艺术》。当时,看着这本书的封面像心灵鸡汤。想着,反正我已经放弃“治好”抑郁症了,无所谓,随便读读,就当读故事会吧。

没想到,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过去几乎所有认知,通通被它洗牌然后重构。正如书名一样,让我的人生,逐渐停止了灰暗。

该书作者是西班牙最受欢迎的心理医生,和该国认知心理学的领军人:坦德雷乌,此书霸榜西班牙畅销图书榜18个月。

全书教我们用认知疗法摆脱“非理性”的绑架,建立理性认知,升级大脑的底层操作系统,收获精神自由的人生。作者在书里,用了大量的咨询案例(包含大多数人遇到的人生烦恼),对其进行抽丝剥茧般分析,给予实用性建议。

就我自己来说,不仅作者的理论知识恰合我的情况,连其中的案例,很多都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相似的非理性认知)。

这本书并不代表只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人才能看,而是,但凡有认知失调引起负面情绪的人(世界上极少有认知完全正确完全理性的人),都适合看它。其中的认知疗法,我认为是情绪万能贴,哪里不愉快贴哪里。

作者在书中写到:“外部事件和情绪效应之间存在一种介质——思维。人们都误认为是因为发生某事才引起的某种情绪,这种错误是个人成长中的大敌。”

很多人以为,外部事件和情绪之间存在着线性(因果)关系,因为发生某些事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产生正面情绪,如兴奋、快乐、幸福等;或负面情绪,如失望、难过、愤怒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正决定我们情绪走向的,不是事情,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解读/认知方式。非理性的认知,会导致我们跟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比如高考。

为何高考失败的人那么多,其中却总有几个想不开要自杀或进行其他偏激行为?如偷偷篡改同学志愿和拦截录取通知书。能够解释这一行为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因为他们对该“没考好”的解读出现偏差。

在他们的心里,通常这样想:“天哪,我竟然名落孙山,这太可怕了,我无法接受!”在此类想法滋生后,产生对应情绪:恐惧、难过、抑郁等。再回头看看那些同样遭遇考试失利、却并不产生如此情绪或行为反应的人,就知道,同一件事,每个人对它的解读方式都不一样。

大脑的认知角度不同,引发个人对此的内心对话不同。可想而知,理性的认知,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选择,是多么重要!

既然快乐与否,来源于我们的认知是否理性,那么,为了避免踩坑,如何鉴别非理性认知?

作者提出,情绪处于负面状态的人,常有以下非理性认知:

1.我必须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或做得非常好。
2.人们必须对我友好、公平、体贴。
3.事情必须按我的意愿进行。

在生活中,总是发生各方面的意外,产生不快乐的认知也是多种多样。但总而言之,基本可以归结三点:我必须……,他必须……,世界必须……

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完美,也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运转。因此,及时用正确的信念更替这些非理性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我们迟早会在自己画的牢里被折磨死啊喂。

正确的信念应该如何构建呢?作者指出,把这些显得非常幼稚的要求——一种绝对、僵化、空泛的“必须”态度可进行如下转换:

1.我愿意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但如果做不好,天也不会塌下来。
2.如果每个人都对我友好,真是太好了;但如果对我不好,也没关系。
3.我很高兴事情能按照我的意愿发展,如果不能总是那么顺利,我也能接受。

发现了么?我们仅仅是将上面的「我必须/他人必须/世界必须」执念修改成较温和的方式,整个人就能立马从紧绷的弦上离开,身体也忽地松弛下来。

花椒摘颗栗子。

曾经,我对自己所做的所有事,都要求做好。然而,能力不够,要求还高,这导致我常常受不了自己,失败频率也因此更高,于是影响到我的自信心,继而导致我更容易失败,甚至是焦虑,不断自我怀疑,陷入无休止的恶性循环。

说直白点,就是眼高手低。后来我如何解决的呢?当我让自己只是全力以赴,而不再要求我必须做好某事后,我的情绪就好多了,心态也更积极正向。于是失败频率也低了下来,紧接着也增强了自信心,重新回到良性循环。

基于人类天生存在的这项认知缺陷,认知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发明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行为疗法。

作者在书中强调,认知疗法是一种思辨治疗,而不只是积极思考问题。使用这项疗法,我们将站在更高的位置,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从而改善我们地情绪。在认知疗法实践中,“思辨程序”包括:

1. 检验每天生活中我们有哪些非理性信念。例如,让我们产生情绪困扰的信念。

2. 通过对比性论据、可能性论据和存在性论据消除那些非理性信念。

3. 最后树立相应的理性信念。

再次以我自身的故事举栗子,告诉大家如何进行认知疗法实践。

①检验让我产生情绪困扰的非理性信念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极其厌恶自己的长相,觉得丑,因此很自卑。

②通过论据消除非理性信念。

A.对比性论据: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开心吗?

答案:会。

证据:马云丑,但他不会自卑(哪怕只看他没有成为富豪之前的学生时代,发现他也不自卑)。兵乓球王邓亚萍、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他们外观也不出挑,但依然乐观,不自卑。

B.可能性论据:即使我真的不够好看,我就不能为自己和他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

答案:能。

证据:尼克胡哲虽然没有四肢,但他依然帮助世界不计其数的人,鼓舞他们,给予他们生活的信心。霍金全身上下只有大脑是健康的,但他依然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万岁》纪录片里的盲人老夫妻,虽年老力衰且残疾,但依然用双手养活家庭且幸福生活。

C.存在性论据:百年之后,我和我担忧的问题还会存在吗?

答案:不会。

证据:那时我已不在世界,这些让我困扰的东西,早已不重要。在浩瀚的宇宙中,斗转星移,没有什么事让人无法放下。

③最后树立相应的理性信念。

我希望我能更漂亮,但即使不够好看,我也无需自卑,依然能做出有益的事,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除了长得好看以外,生活中也仍然有许多享受快乐的机会。

《让人生停止灰暗的艺术》,正如它的书名,带我走出了人生的灰暗,希望也能帮助你。(不要被书名骗了,这不是一本鸡汤书,而是教我们如何走出人生困境,学会认知自我及周围一切的书)

PS.该书已绝版,想要阅读的小伙伴去当地图书馆碰碰运气或者在网上找PDF版本吧。

2024.1.8更新

自从回答了这个问题后,一直没有更新过,现在稍微回复一下评论区的部分质疑(剩余的下次有机会再继续回复)

1、有好些人说我是卖书的。我不想随便质疑一个成年人对一个答案的判断力,有些人已经退化到“张口即来而懒得去百度一下“了吗?这本书早已绝版!哪怕用一分钟百度,也就知道网上根本买不到,即使有少的可怜的卖家在卖,也是卖几百块钱,很贵。如果我要卖书,我为啥不挑个更好卖一点的呢?

2、有人质疑我编故事,说我假装抑郁症病史卖惨。我只能说,但凡你多查证几分钟,也能轻而易举找到我记录自己曾经患病历程的文章。如果你继续说我那篇文章也是假的,我只能说,”您真厉害,还会隔空打假和诊断病史。您比四川省人医的医生还厉害呢,我在那儿治疗了好长一段时间,人家都不敢说我装病。佩服您!最后,虽然你质疑我装病卖惨,但我仍然报以善良祝福您及您所有的亲朋好友,心情美丽永远不抑郁更不会得抑郁症。

毕竟得了这个病就如同身在炼狱,太痛苦了,我希望所有人都快乐,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再需要我答案中推荐的这本书。


最后,花椒推荐你看我的这些高质量回答唷:

过去的一年你读过哪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让你觉得受益匪浅?怎样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低自尊的人如何自救?复盘面对自己缺点,感觉特别难堪,心情低落怎么办?研三了,延毕了。当了一辈子的乖乖女,终于还是闹出了笑话。你不知道我每天活在怎样的地狱里,怎样才能解脱?


你的认同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答主介绍:

花椒:13岁开始焦虑抑郁,28岁自愈。14年抑郁症康复者,我淋过雨,想为你撑伞。

作为一个有过,甚至曾沉迷于人生困惑的年轻人,是 赫尔曼·黑塞 的作品打开了我的世界。

我强烈的向每一个年轻人推荐他的作品,希望我们都能从中对获得力量。


01/

第一部解开我心结的作品是《悉达多》

我从小成绩一直不错,而且自认为聪明,至少对于课堂上的那些东西,我可以毫不费力的掌握,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

但我之所以说上面东西,不是为了吹逼。而正是因为这种毫不费力,让我陷入困惑。

拿到一手好牌就容易不满足。

我开始思考,人活着是为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成功?为名为利?有什么意义!

同时也开始厌倦平凡,在安安稳稳的生活里找不到幸福感。对得到的成绩也好,荣誉也罢,并没有多大的快乐。

迷茫中,心中总是得不到安稳,我试图找一些东西填满它。

刚开始是手工,通过与自己相处得到短暂的安宁。再然后是考学物理专业,寄希望于破解宇宙的秘密,从而了解自己。后面还夹杂着阅读心灵类的书籍,例如《遇见未知的自己》他们总是告诉我们这样或那样的道理,可这些在短暂对内心的安抚后都失去了效用。

但《悉达多》不是这样。

阅读这本书,我仿佛活过了一辈子。才方知最好的自我无非是活在当下。

《悉达多》的故事中,年轻的主人公悉达多是一位印度的婆罗门青年(贵族阶级)。他聪慧过人,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

但他并不认为婆罗门的道能让他接近真正的自我。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放弃了贵族身份四处求道。

一路上,他做过苦修的沙门,也听过佛陀的宣讲,但思考过后,却发现他们寻求自我的方式各不相同,甚至有些是矛盾的。

终于他明白了,每个人的自我只能靠自己寻找。

所以他厌倦了修道,他来到人群之中放纵欲望。

在随后的漂泊中,他在繁华的大城中活过,与名妓伽摩拉一次次欢爱,并成为一名富商。不过后来,这让他越发厌恶自己。

他跑了,中年的他再一次抛弃一切。

在绝望中,一个摆渡人救了他,他也成了摆渡人,他们聆听河水的声音,以此忘记烦恼。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全文告诉我们回归自然、聆听自我?原本我也这样想。

但事实不是这样。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晚年的悉达多找到了他的儿子。

正是他和妓女最后的欢爱留下的。

后来,他一直包容这个孩子,不可抑制的关心他。自己也成了一个“陷落在”平凡中的一员。才明白,每一个他摆渡过河的人,那平凡的亲情,对金钱的追求都是人之常情。

追求自我也好,追求成功也好,甚至追求口腹之欲也好。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欲望所支配,而谁又比谁高贵。

能获得内心的幸福和宁静就好,不是吗?

看看那江河,和组成我们的元素又有何不同。我们,从万物中来,不可避免的,要回到尘埃里去。中间留下的短短几十年,才叫做自己。尽情享受,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说,和你说一百句“活在当下”都不如读一本《悉达多》。

此书不长,全书不到10万字,3-4小时足以。本书代入感很强,你可以随着主人公抢先体验这一生。强烈推荐给有同样困扰的你。


02/

第二部推荐是《德米安·少年彷徨时》

每个人的青春期大概都有这样的阶段。不知什么时候,我们从爸妈的小天使悄悄的长出了叛逆的羽翼。例如一个谎言、又例如对“性”的好奇。我们每一次悄悄探出一步,而后又有无尽的后悔,认为自己不像从前那样纯洁,而不够纯洁的我们离家人也越来越远。

《德米安》这部作品把这种感觉写活了。

主人公所经历的正是年少时如白纸的我们,在社会笔墨渲染下的挣扎。

还是我自己的例子。

刚出校门的时候,我炙热、相信自己握住的能力,渴望以能力取得成功。但现实立马给了我一巴掌。

过来人告诉我,我认为的能力至上,在现实中只能占三成的作用。剩下的是什么?是利益、关系和处关系。

后来我因为工作关系跟在老板身边。一周三四天泡在酒桌上,面对在人前虚以委蛇、嬉皮笑脸的自己,内心却十分痛苦。我很纠结要不要停止。保持纯洁还是习惯社会?

不知道面对同样的问题你会怎么想。但当时的我是非常纠结和痛苦的。

主人公辛克莱也是如此,虽然在理论上看清楚了两个世界的划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能做出选择,这样就会在迷离不定的现实面前龃龉难行,不知所措,在做出选择时也必然会历经皮肉挣扎和精神磨折。

当然最后他走出来了,我也走出来了。具体如何你可以看书来寻找答案。

而我的答案,或许你可以关注我( '▿ ' )以后再和你分析,哈哈~


03/

赫尔曼·黑塞的作品,总是藏着很多对自我的思考。

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忍受着生活的两极分裂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 在道德与人性、理智与感情、社会与个人间徘徊,为寻找两者的和谐与统一而苦苦探求。

这不正是每个年轻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吗?

最后,再次向你推荐黑塞的作品,《在轮下》、《荒原狼》……,我虽然没读完他的每一部作品,但到现在为止,每一部读完的作品都会让我深有共鸣。

所以在这里分享给你,也希望解决你的困惑。

我是 @清闲的九夏 一个爱折腾的90后 | 中国历史学习者 | 揣着很多思考想与你分享。有兴趣的关注我,我们一同成长~

推荐大家都看一下,绝对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会颠覆大家对于婚姻的认知。

多读书,没坏处,见的多了,就不会轻易的在情感中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能了解更多。

如果你正在准备进入婚姻,或者已经进入婚姻,那么推荐你看一下这本书。

很多现在的女性,内心存在着男女平等的基本理论,但在真正接触社会以后,特别是面对父母的催婚,感情的突变时,对于那些变了个样子的压迫女性的封建思想,鉴别能力。

“女人哪有不结婚的?!”

“你能找个好男人嫁了,有了依靠,我就放心了。”

“你男人那么能挣钱,你还出去工作干嘛?在家看看孩子,做好他的贤内助不就行了?”

“强势的女人,都不会有好结果。”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天道。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幸福。女人要归位。”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我养你!”

……

这些理论看似没有问题,好像老一辈的人都在这样说,但其实,这些都是那个男性和女性之间是压迫与被压迫时代的余毒。


不理解对吗?我们来分解一下,恩格斯在分析婚姻的产生时,都说了什么。

那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恩格斯的这本书里关于婚姻和女性地位的延变的部分。然后,再请大家一起来讨论,婚姻,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恩格斯的这本书,基于的是马克思生前对于摩尔根的一本书《古代社会》的研读,他对马克思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并且加入了自己搜集的资料和思想。

对于女性、家庭、婚姻,恩格斯是这样说的: 在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家庭,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相反,在那个时代,群是我们在动物中所能看到的最高的社会集团,它大概是由家庭构成的,但家庭和群一开始就处于对抗之中,它们是以反比例发展的。

这应该不难理解,在远古时,生存条件是恶劣的,要实现人类在自然界的伟大进步,必须满足一个因素:用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

一个群生存下来的概率,肯定比一个家庭生存下来的概率要大。

所以,那时,成年雄性之间没有嫉妒,互相宽容,这是形成较大持久集团的首要条件。

思考1:既然最开始的人类,男女之间是没有嫉妒的,那么人在感情中的排他性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形成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形成了一种古老的婚姻形式:群婚。

也就是一群人中,一列女子和一列男子,互为夫妻,所有女性是所有孩子都母亲,所有男性也是所有孩子都父亲。

这时,乱伦是不被禁止的,父亲和女儿之间,母亲和儿子之间,同胞兄弟姐妹间,是可以交配的。

当然,这肯定会因为基因的问题自然淘汰一批远古的人类,然后人类也自然会越来越注重外婚制。

而母系社会,正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终其原因,是孩子只能确定谁是自己的母亲,而不能确定谁是自己的父亲。

在人类逐渐排除了血缘结婚以后,世系也仍然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而继承关系,当然就只能从母亲方面来论,这时逐渐发展起来的,叫做母权制。

那么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母权制社会里,存在爱恋这种东西吗?

是的,不存在。

韦斯特马克说:“杂交状态包含着对个人爱恋的压抑。”

这种母权制的形式,存在了很久,直到人类的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是的,人类终究是发展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然,也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婚姻关系。

在生产力逐步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第二种主要的婚姻形式——对偶制。

对偶制下,是一个男子有许许多多的妻子,但是有一个主妻,这个男人同时也有可能是这个女人的主要的丈夫。

对偶制的特点,就是短暂。

婚姻关系很容易就被任何一方解除,而子女像以前一样仍属于母亲。

这时大家发现了吗?女性是仍然具有离婚的权利的。

对偶制的出现,一定原因也是由于人类对于血缘关系中的男女交配的排斥。

为了自身群体的发展,他们不再允许人们在本群内交配,而是要求去别的群体中去寻找女性来交配。

但这就发生一个现象——抢婚,和买卖妇女。

当然,这里,奴役妇女只是雏形,在对偶制的时期,女性的地位仍然是非常受人尊敬的。

在共产制的家户经济下,女性承担着非常重的工作,这是19世纪旅行家和传教士在蒙迷人和野蛮人的部落里发现的现象,但这样的部落中,女性的地位,却是非常高的。

在这里,恩格斯有句原话:“外表上受尊敬的、脱离一切实际劳动的文明时代的贵妇人,比起野蛮时代辛苦劳动的妇女来,其社会地位是无比低下的,后者在本民族中被看作真正的贵妇人。”

思考2,大家真的觉得那些当代依附于男人的贵妇人,为了嫁个有钱人而沾沾自喜的女性,社会地位很高吗?

好,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产有了结余,既然有了结余,就有了继承的问题。那么此时,私有制出现了。

伴随着私有制出现的,就是父权制对母权制的推翻。

主要的原因,是对偶制下,人们的婚姻形式是脆弱的,当两个人分开,男性带走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甚至是畜牧。

这对于群体来说,是一种损失。

另外,男性有了生产资料的结余,会有了继承的问题。

但是男性无法确认谁是自己的孩子,那么此时,针对于女性的专偶制,就会出现,也就是说,一个女性只跟一个男性交配,是男性继承的需要。

男性对于先进生产工具的掌控,促使他们引起了一个群体的权力变革。

而男性对于继承的需求,促使了女性地位的进一步降低。


那么思考3来了:男性真的从一开始就在乎自己的基因的传承吗?并不是的,群婚制时,男性并不在意谁是自己的孩子,也就不会在意自己的基因有没有传递下去。

只有到了私有制产生,男性掌握了先进生产力之后,有了剩余的生产资料,才产生了对于血缘子嗣的需求,而这份需求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生产资料的永恒的占有。

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专偶制的产生都是为了生产资料的私有而服务的,大家思考一下呢?

而恩格斯在这里说:“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单纯的生孩子的工具。”

而可悲的是,family,这个词,起初,都不是指的丈夫、妻子、家庭和子女,而是奴隶。

这时,为了保证妻子的贞操,从而保证孩子出生自一定的父亲,妻子便在丈夫的绝对管理之下了,丈夫对于妻子,有生杀大权。

但这时,女性子女依然是有继承权的,但如果她出嫁到其他部落,这种继承权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女性不能带走任何部落的生产资料。

此时,男人可以跟几个女人交配,是依据生产资料的多少来决定的。或许他们可以只有一个妻子,但可以有很多的妾,或者女奴隶。


思考4:在夫权制下,有爱恋这一说吗?女性的地位如何呢?

其实,在这一阶段,任何婚姻,都不会让当事人自己做决定。

好,对偶制下,出现的,就是专偶制了。

专偶制家庭与对偶制不同的地方,在于婚姻关系要牢固得多,这种关系已经不能由双方任意解除了。

可惜,这个“专”字,依然只针对于女性,却不针对于男性。

在这一阶段,男性有解除婚姻关系的权利,赶走妻子,但女性却没有。男性有对婚姻不忠的权利,女性却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时,执行着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但占有生产资料的男性,却有权力去嫖娼,或者娶妾。

这是不是已经跟封建社会的夫妻关系类似了呢?

男人娶一个妻子,但可以娶无数个妾,同时,要求主妻要大度,不能嫉妒。

而任何事情都是对立存在的,有一夫一妻制,就必然有妾,有卖淫。就像现在,有婚姻,就必然有出轨一样。

恩格斯,在此时,说了这样的话:“归根结底,她对于男子来说,仍不过是他的婚生子嗣的母亲,他的最高的管家婆和女奴隶的总管而已,他可以随意纳这些女奴隶为妾。”

那么思考5来了:在封建社会,女性是可以随意离婚的吗?并不是,对吗?离婚的妇女会被社会重新接纳吗?有点难,对吗?

女性会要求自己的丈夫对自己忠诚吗?不会,对吗?


思考6:女性在封建社会有继承权吗?没有,只有嫁妆,对吗?

在这里,恩格斯给一对一的,私有制的个体婚姻,下了一个定论——个体婚制在历史上绝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

恰好相反,个体婚姻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历史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

是不是很惊讶?婚姻的出现,一开始就带着压迫。


那思考7来了,封建社会的婚姻中,爱情存在吗?作为爱情基础的排他性,有存在的土壤吗?

好,那么既然谈到了爱情,恩格斯用性爱这个词来描述。也就是说到了这儿,性爱才成为一种让人愉悦的事情,之前,不过是繁衍。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继续着他们的专偶制,虽然,在法律上男女是平等的,但仍然是跟嫖娼和通奸并行的。

而无产阶级,却发展出了新的婚姻模式。

因为无产阶级是没有财产的,他们中的男性和女性都必须加入劳动者的大军,才能生存下去。

在这里,也就没有了建立男性统治的任何推动力。

工人是贫穷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所以,男性工人对女性工人,就没有了权属的效力。

在专偶制中的嫖娼和通奸,在工人阶级中,只有极其微小的概率。

而女性,重新获得了离婚的权力。


思考8:离婚的权力为什么总是被提及,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权力,对吗?

这里有了一个重要的点,我以前一直没有想明白,现在我明白了,那就是,关于家务劳动。

在古代的共有制家户经济中,家务劳动是由女性来主要承担的,同时也是被尊重的,因为这是在为整个群体做贡献,是必须的社会劳动。

但是私有制产生以后,特别是专偶制产生,让家务劳动,变成了一种私人服务。

女性仍然承担着家务劳动,但却不再有社会价值。因为社会并不需要家务劳动,需要家务劳动的,仅仅是那个家庭的男性。

所以,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她们的价值,完全被她们所结婚的男性所赋予。当男性不再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一文不值。

这就是资产阶级中,专偶制下,妻子的实质。

但,无产阶级中的女性打破了这一点,因为女性同样要参与生产,家务劳动不再是她们的义务。她们可以选择,参与或者不参与家务劳动。

但无疑,参与家务劳动,会占用她们参与社会劳动的时间。

但可惜,并不是所有的无产阶级女性意识到了这一点,恩格斯在这里说:“现代的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者隐蔽的妇女的家务奴隶制上。”

瞧,非常的形象对吗?

思考9:你可曾想过拒绝家务劳动?你是否是一位既承担社会劳动,又承担家务劳动的双重劳动者?

那么,这里就出现了恩格斯的名句:“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事业中去。”

社会发展到这里,似乎已经到了现代。

就像9世纪的欧洲大陆一样,平民宁可饿死,也不愿意从事生产,因为那曾经是奴隶做的事情。

人们思想的转变,总是慢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最后被社会倒逼着,才能意识到,我已经拥有了某项权力,或者,我已经失去了某项权力。

而当代的中国女性,是否要思考一个问题,你真的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了吗?你内心的观念,是否还停留在封建社会呢?梦想去做一个主母?但你又哪来的资本去要求男性的忠诚呢?


思考10:资产阶级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还是生产资料为基础呢?
思考11:无产阶级的婚姻,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呢?
思考12:无产阶级的婚姻,是牢固的吗?还是可以随时解体的呢?


恩格斯到了这儿,又往前走了一步,他畅想了未来。

他说,在未来,私有制终将被消灭,生产资料终将变成社会共有,那时,是什么样子呢?

那时,卖淫就会消失,因为妇女没有必要为了金钱而出卖身体。

而妇女的地位也会发生改变,个体家庭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私人的家务变成了社会的事业,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了公共的事情,社会同等地关爱一切儿童,无论婚生还是非婚生。

而此时,个人的性爱,男女间的爱慕,才是平等的,不参杂任何其他因素的爱慕。

人们仅仅因为互相喜欢而在一起,又因为不再喜欢而分开。

婚姻,也从来不会有结婚就是一辈子的要求。

这时,才是真正的婚姻自由。

而在这之前,所有的婚姻,都标好了价格,无论男人,还是女人。

夫妇之爱,在公有制到来之前,从来不会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

思考13:你认为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切社会资料共有的阶段了吗?那么,你的婚姻,是否是不参杂任何条件的爱慕呢?


思考14:现在的中国社会,你认为适用于哪种婚姻形态?


思考15:当你用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来要求自己的时候,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跟男人是不平等的?而不平等的当下,你是否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爱呢?


这就是恩格斯这本书中关于婚姻的延变的全部,里面有那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欢迎大家进行思考,并且在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

比如,中国的女性,自古就不曾要求过男性的忠诚,是什么让我们解放70年之后,有了要求男性忠诚的底气。

中国女性从封建社会的被压迫中解放出来了,以前离婚是不被接受的,为什么现在仍然会有很多人认为离婚是不被接受的,并且不珍惜自己离婚的权力。

中国女性对于家务劳动的认知是否是正确的,女性天生就应该做家务吗?

中国女性古代不占有生产资料,现在的中国女性是否占有了呢?

中国女性是否有需要被人继承的资产了呢?

中国女性的价值在过去是由自己的丈夫赋予的,那么现在呢,由谁来赋予?

中国女性在过去,结婚看的是对方的生产资料的占有量,那么现在结婚,看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女性在过去的婚姻中是被压迫者,那么现在的婚姻中,女性是否仍然被压迫?

中国女性在过去生孩子总说,为男人所生。那么如果认知到,孩子是用来继承生产资料的,那么孩子在当代的定义是否需要被改一下呢?孩子也是继承女性生产资料的,是不是更恰当?

中国的生产关系已经发展到以纯粹的爱慕为前提的婚姻了吗?

婚姻在哪个阶段是永恒的?那个阶段妇女的地位又如何呢?

女性进行社会生产的能力,一定是弱于男性的吗?


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现在,不过才一百年左右,生产力却已经在赶超西方国家,但来自于封建思想的残余,却不是那么好铲除的。

所以,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有些权力已经赋予了我们,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呢?

这种对于家庭生活的向往,这种对于找人结婚就是有人依靠的观念,从何而来?

来源于封建社会的遗留?还是当今某些影视剧的洗脑?

当代女生的成长经历中,为何会参杂这些封建的东西?

而为什么刚解放时,女性从来不会觉得,要依靠男性生存?


评论区,等待大家的思考。

  我在以前的回答里写过,我人生的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来源于我爹用十五块钱从一个刚刚光顾了我们市某机关单位图书馆的收破烂那里,淘来的一箱各式各样的旧书。那里面的《十万个为什么》《贾平凹游记精选》《自然未解之谜》等,都给我的人生观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要讲的一本书,也是从这批破烂中挑选出来的一本奇葩。

  那是四年级的一天,一个平常的午后,一节平常的作文课上,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的事情——我的作文没有被老师作为范文诵读,这让年仅十岁的我顿觉江郎才尽,文思枯竭,一个下午都闷闷不乐。

要知道,范文朗诵这种环节是我的专属装逼平台,可那天,朕的江山上,却回荡着至今已经想不起容貌的某个宵小之作,这怎能不令人郁忿满怀。

  朕的东西,朕不给,谁也不能抢!

  于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我回家又从那些“破烂”里开始挑挑捡捡,希望能找到一些对作文水平有提高的东西。

  皇天不负苦心人,这些缺皮少页的可回收垃圾里,还真有几本相关内容的书籍,那是由黑龙江少儿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的半月刊杂志《小学生作文向导》,看到这里的朋友先不要着急,并不是每一本杂志都值得我写一篇文章纪念它的。

  这批杂志一共有三本,其中两本分别是1997年和1998年的合订本,合订本中投稿的,都是正常的小学生作文,什么难忘的一件事,青蛙的回家路等等,比较高等级的就是夜鸟惊,知敌情的改编版,严格来说,内容中规中矩,讲述的知识点也是简单的记叙六要素和人物描写而已,不甚新鲜。

  然而,第三本却极其不寻常!

  这本书比合订本薄,但却远比半月刊厚,只有一个《小学生作文向导》的封皮,但没有扉页,像是被谁撕去了似的。翻开书皮,第一页就是一篇学生范文,那第一篇文章我后来记忆的无比纯熟,可以说已经深深地烙刻在大脑沟回之中,永生都不会忘记,它的题目是《班门弄斧者戒》。

  文章以对成语“班门弄斧”的释义开始,从第二段起则独辟蹊径,阐述了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新青年,应该有敢于向班门弄斧的勇气,并且适时的挥动大斧将迂腐顽固,霸居班门的老学究砍出去,创建积极创新的朝气班门。

  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叫做“议论文”的文体在高中阶段是多么的平常,一个天天在写“红领巾笑了”的小学生眼里,所有的感觉只剩下了:“卧槽,这也可以?”

  我拿着那本书使劲的翻,整整一个下午没有动弹过,里面全是类似于这样的作文,包含着对当时社会热点的解读,对历史故事的评判,对人际关系的分析……

  那一刻,用题目的话来说,就是“我的人生被打开了!”

  我深深地受到了吸引并开始积极的模仿这种文风。

  但那时候,我是一个很多汉字还要用拼音代替的小学生,怎么可能驾驭的了这种神奇的写法?连肝了好几篇,总觉得差距甚远,无奈之下,我不再保留自己拙劣的想法,而是全盘模仿书中的观点,然后用自己小学生式文笔复述一遍,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叫“洗稿”。

  这种洗稿让我的作文大获成功,老师评价我:“写法尚显稚嫩,但思想颇为成熟。”就这样,在同学们还整天纠结红领巾什么时候笑了的年纪,我已经在书写加入WTO在中国所引发的生活变革了。我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装逼舞台,并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再未曾离开。

  到了高三,我早已对这种文风驾轻就熟,可比之方仲永的“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虽不至于“传一乡秀才观之”,却也能在几个班里轮回浏览了。

  偶然的一次月考测试里,语文试卷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刻进大脑沟回里的题目——班门弄斧新解,我的脑海中一懵,回家后,我从还没有丢掉的破烂箱里找到那本书,一页一页细致的查看,终于在一个单元小结里找到了这本书真正的名字。

  它根本不是什么《小学生作文向导》,它的正确名字是《98年优秀高考作文赏析》,不知道是哪一位调皮的天使小姐姐,撕掉了它的扉页后,又随手粘了一张小学生作文向导的封皮上去。从而造成了这样一个误会。

  为什么我说她是天使呢?因为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无比美丽的误会,我感谢这个误会,让我打开了一段人生。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 2024. sitemap